“教而不研則淺,研而不教則空”,教研是教學的生命線。為進一步落實新課改的教學理念,提高我校歷史課堂教學質量,助力青年歷史教師專業成長,4月28日,濟寧一中歷史教研室以“一師一優課”推評活動為契機,開展了大集備活動。各年級備課組的歷史教師齊聚歷史資料室,共思共研,共商共討,共同成長。
本次歷史教研室大集備活動首先由朱倩和邊克旺兩位老師進行模擬課堂教學展示,兩位老師對《從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國》一課進行了同課異構。
朱倩以“隋唐樹立了中國一體化的思想”為切入點,用問題引領課堂,對教材進行了重組與再設計。朱倩以“隋唐盛世的興衰”為主線,探究了隋唐盛世出現的原因、隋唐盛世的表現以及隋唐盛世的歷史意義,深化了學生對“統一”觀念的認識。授課過程中,她注重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落實,處處滲透著德育的理念。
邊克旺在授課中緊緊圍繞著“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這一大概念,將隋唐這一歷史時期置于整個歷史長河之中,從宏觀的角度來看待隋唐盛世的出現以及隋唐時期在中國古代史上的地位。圍繞著大概念,邊克旺在課堂上引用了大量的原始史料,并據此設計了許多探究性問題,促成了學生對于大概念的理解。
兩位老師授課完畢后,歷史教研室的其他教師對兩位老師的授課進行了點評,并通過不記名投票的方式,進行“一師一優課”的推優。
濟寧一中紀委書記、歷史教師李秋生稱贊兩位老師的授課都體現出了新意,貫徹了新課改的理念,契合了當前新高考的要求。李秋生還指出,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歷史教學應當更加注重小組合作與學生的自主學習,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
盧梅、竇琳琳、高敏霞三位老師也各自從不同的角度對兩位老師的授課做出了點評,稱贊了兩位老師在教學設計上的創造性,并指出了授課中一些還需要改進的地方。
活動最后,歷史教研室主任高艷紅和濟寧一中校長助理、教科研處主任李成順先后對本次大集備活動進行了總結。高艷紅指出,開展大集備活動是促進我校歷史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方式,今后將為青年歷史教師搭建更多的平臺,鼓勵青年教師展示自己,在教研活動中提升自己。李成順從高考命題的角度,闡述了自己對隋唐時期的理解,指出了在教授本課時應當把教學重心放在制度創新和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上。李成順還強調,新課改背景下,歷史教學應該給學生的是思維、品質和方法,而不是簡單的知識點。
本次歷史教研室大集備活動對我校歷史教師而言是一次很好的實踐、反思和提升的過程,教者有所得、聽者有所悟、學者有所獲。歷史教研室也將以此為契機,進一步抓好學科基地建設,不斷探索教研的新模式、新方法,優化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更好的為教師專業成長培根鑄魂。
來源:歷史教研室
撰稿:孟凡華
審核:高艷紅
審批:李成順
編輯:黨政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