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3月18日,在教務處的牽頭下,我校高一年級成功舉辦新入職青年教師過關課。為共同分析問題、研討策略,幫助新入職教師盡早過教學關,3月17日下午,數學教研室舉行集中評課。校長助理、教科研處主任李成順和教科研處副主任張巖參加了本次評課。會議由數學教研室主任吳廣霞主持。
一、執教教師談設計思路
石益民:從章節的整體脈絡出發設計《向量的概念》,生成本節課的知識點。
馬文婷:本著問題性的原則,引導學生掌握《向量的減法運算》的相關內容。
周延吉:將課堂交給學生,充分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向量的數量積》的相關知識。
二、評課
參與聽課的老師們紛紛對三位青年教師的課進行了點評,老師們一致認為三位教師教學基本功扎實,圍繞目標循序漸進地展開教學,講解準確且科學,重點內容突出,均能有意識地開展啟發式教學與探究式教學,注重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逐步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
吳廣霞認為石益民老師態度從容,不疾不徐,教態自然,能夠即時給予學生恰當的反饋,精心設計的板書使課堂小結自然且深刻,在調動課堂氣氛上應該再進行進一步的設計;馬文婷老師注重引導學生討論與思考,充分利用投影儀等教具輔助教學,使課堂氣氛輕松活躍,學生參與度高且積極主動,若能適當放慢語速,注意課堂留白,教學效果會更好;周延吉老師聲音洪亮,注重課前預習,學生參與度極高,課堂氛圍活躍,若能關注學生差異,一定能使課堂更加完美。
張巖分別用“穩中求進”“輕松流暢”“參與融入”概括了三位老師的教學特點,雖然教學風格不同,但均能緊扣教學目標,將課堂知識完整、清晰地展示給學生,注重在教學過程中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與發展。她就“目標設定、情景引入、新授課、新知運用及小結”五個教學環節提出自己的建議,為各位青年教師的發展指明一條更為清晰的道路。
三、領導寄語
李成順對新入職教師的發展提出寶貴的建議。他強調,新入職的前幾年是教師發展的關鍵時期,新教師要樹立發展目標,爭取在短時間內形成教學風格,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力求將每一節課都上成精品課,發展為研究型教師。在學校領導的關心與建議下,新入職教師一定能夠積累經驗,成長為成熟且優秀的人民教師。
本次青年教師“過關課”活動不僅給青年教師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臺,展現了青年教師課堂教學能力,更提供了一次鍛煉、成長的機會,使青年教師對于如何開展好課堂教學有了深刻的理解,為他們今后的成長指明方向。相信通過不斷思索、不斷前行,每一位青年教師都會在實踐中收獲寶貴經驗,濟寧一中將持續關注和引導教師成長,促進師生可持續發展,為辦人民滿意的教育而努力。
來源:教務處 數學教研室 撰稿:馬文婷 審核:張建 吳廣霞
審批:房曉輝 編輯:黨政辦公室